2016年12月1日 星期四

MUJI SUS TV Cabinet 無印良品 SUS層架電視櫃


        三年前我大兒子剛出生沒多久,加上原本住的房子房東有另外的安排,本來想在租房子,後來想想好像要搬來搬去真的很麻煩,只好咬著牙根買了房子。

        為了籌頭期款把之前亂買的基金股票等都清算了一下,付了頭期款後發現自己竟然沒剩多少coco,後來裝潢就只有間單的油漆與廚房從新整理,原本的地板與浴室都沒錢整理.............



        我們還保留前屋主客廳的電視櫃與沙發(我爸第一次來坐下去還嫌說這沙發這麼爛還不換喔),廚房也是第一年連桌椅都沒有,後來逛了MUJI,本來覺得這家東西賣的東西都這麼貴怎麼有人買,結果後來逛了幾間店不知不覺就假掰起來,也喜歡這種風格。
        
      後來考慮很久決定今年開始慢慢來換掉客廳的東西,還是沒錢.....不然老婆很想換掉地板,無印風格第一步就是要配合淺色系的地板,但好像要花不少錢就算了,看了老半天想要有無印的簡約風格又想要有一定的收納櫃,看來看去好像只有SUS層架,但是家中不大不知道弄起來會不會怪怪的,上網似乎很少人用SUS來當電視櫃。
        
上了MUJI日本網站有個SUS組合範例,但組起來本來覺得怕怕的,不知道當電視櫃會部會很奇怪,而且買起來也不便宜,周年慶買一買也要4萬多,但想一想反正如果不好用以後也可以拆起來放在房間當櫃子。

        


        MUJI實在有點誇張,下了訂單他說有些物件缺貨要等,後來一等就是2個月,今天終於送來了,一開始比我想像中的輕鬆,中間擺了一台39吋電視,比例比想像中的好看。
   







        MUJI最坑人的也最吸引我的就是一推收納的配件,有籐編收納籃、不鏽鋼籃還有那半透明的PP盒,可以讓你慢慢買慢慢組。


      











右邊組了衣架,這樣冬天外套就可以直接掛在這裡,不用脫掉就往發沙上面丟。

下層參考網友用不銹鋼層版可以擺放一些常穿的鞋子,不然新竹很濕,一直擺在鞋櫃裡面很容易會長怪東西。

     又順便買了一個不銹鋼籃放一些.......小東西吧














        另外一邊組了書桌組,乍看之下感覺不錯,旁邊的防潮櫃巧妙的嵌入在SUS電視牆裡面,如果再買台iMac那真的是潮度報表,但如果你覺得事情真的這麼美好那就大錯特錯,基本上你要拿來當書桌組就只能說拿著iMac去星巴克一樣,只有潮而已。

        因為基本上SUS當書桌穩定度很差,怎個櫃子滑個滑鼠就晃來晃去,如果是要拿來上上網,化化妝是OK啦,但如果要拿來工作我是一定會打報告打到爆氣。

 

2016年7月19日 星期二

小米TDS水質檢測筆 vs Brita 濾水壺 and OnTap濾水器


最近我的蘋果手機有點秀斗秀斗,想說先買個便宜的備用機,本來想支持一下ASUS或HTC,但看一下規格跟外觀,只能說台灣加油好嗎?

後來選了小米的紅米NOTE3,但今天不是要介紹紅米機Note3,我要介紹的是小米TDS水質檢測筆。


但這小小一隻才幾百塊能檢測什麼東東,其實說穿了,他只能量測水質的硬度?

水質的硬度google一下很多,簡單來說如果家裡有再用自來水煮開水來喝就會知道煮久了會有白白的水垢附著在水壺裡,那是因為水質含有豐富的鈣離子跟鎂離子等其他阿哩不達的,這些本身是無害,不然吃排骨湯是在喝心酸喔。

當水不只是H2O的時候,有雜質溶解在水裡就會導電,(科普小常識: 純水是非常好的絕緣體)

量測導電率........?電阻.....也是啦

就可以推算出水中雜質程度TDS (Total Dissolved Solids),所以講白一點就是一個比較好看的電表(><)





那常聽到硬水軟水又是什麼? 一般就是指TDS大小

所以純水 TDS = 0ppm
 RO水一般聽說會小於20ppm
台北市翡翠水庫水質非常優秀,一出廠就在 ~40ppm
常聽到高雄自來水不能喝(現在不知道可不可以) ~250ppm 

水質的硬度會影響口感,軟水煮沸水垢少口感佳所以會有水質好的感覺。

新竹自來水網路上查了一下約在140ppm是屬於偏硬的水質,所以容易有水垢形成,有用消毒鍋或煮開水的就很有感覺。

量測了一下的確是在126ppm,相當接近。







來新竹其實煮水就覺得口感很差,有些人喝習慣了買的山泉水,還會有喝不下去的感覺,所以出外人的好朋友Brita 濾水壺出現了,但這小東西有用嗎?

測試一下(用了一個月的Brita) 水質馬上可以改善到 54ppm,已經偏軟水的口感,但颱風天水質變差可能要過濾兩次才有這樣的效果。

但大家也不用買了一推Brita反覆過濾,因為Brita的原理是交換樹酯,本體就會溶解一些離子出來,所以你如果倒"純水"去過濾,TDS反而會升高。



後來有次逛街自己又買了一個Brita OnTap的裝置,想說這樣過濾兩次應該口感無敵吧。

後來過濾出來的水TDS.....沒變

他奶奶的這東西也不便宜,後來查了一下發現這一款裡面的內容物就是活性碳而已,所以效果就是過濾"較大的雜質"與吸附異味,沒有軟水的效果。

但這會讓我考慮用完這一盒下次還要不要買這個............









其實這東西還算蠻實用的,如果家中有類似軟水功能的濾水器,可以用來檢查是否要換濾心,另外推薦一下公司用的賀眾飲水機,很多房東似乎都有買,飲水機水質TDS竟然才4ppm

這已經接近純水了,還是乾脆Brita濾心省下來從公司裝水回家喝算了







2016年1月17日 星期日

訊號一樣大加在一起是多3dB還是6dB? Wilkinson Power Divider: Power Sum(3dB) or Voltage Sum (6dB)

        最近工作上在被一個問題所困惑,後來花了幾天的時間思考終於想出來,而且這問題在自己的筆記上面,兩年前就遇過了,真的工作久了一些基本的算術都忘的差不多,有小朋友後就比較少寫網誌跟.......運動(真是個要不得的藉口),趁著弟弟在睡覺的時候,把還記得的內容寫一下吧。


        其實Microwave Engineering有時候(或大部分的時候)都是在做一件事情-阻抗匹配,現在軟體這麼發達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可以簡化很多計算上的問題,但是卻造成讓剛進到這行的工程師少了一些思考的空間。
        
        Power Divider說想是RF工程師應該都不陌生,以下是一個無損的一分二Power Divider,訊號從Port 1輸入一個訊號0dBm f1的訊號,在Port 2 and Port 3因為能量一分二,所以沒有意外的Port 2/3 會量測到-3dBm的訊號。

     所以沒有問題兩個一樣大的訊號總功率多少?我想大部分的RF工程師會回答多3dB,所以兩根-3dBm的訊號加在一起會多出3dB,也就是0dBm,套在這邊似乎無懈可擊,0dBm訊號一分為二,然後再功率守恆的條件下加在一起也等於原本輸入的訊號0dBm。

     
    
        
        但我們轉個方向在試試看,一樣的Power Divider在Port 2 輸入-3dBm的訊號因為Power Divider S21 = S12,所以我們可以在Port 1量到-6dBm的訊號大小,同理在Port 3輸入一個-3dBm的訊號在Port 1也會量到-6dBm的大小,所以在Port的總功率為:

"兩個一樣大的-6dBm訊號相加所以總功率加3dB,也就是-3dBm"

        這個答案有沒有讓你覺得好像對又好像錯呢?其實這答案說對也對說錯也錯........老屁股的口氣又出現了

        




        這邊來想一下為什麼會有兩個一樣大的訊號加起來會多3dB的說法,如下圖訊號分別從Port 2 和 Port 3過來,因為是對稱的Power Divider,所以兩個訊號會相等P_from Port2 = P_from Port3,所以Total Power = 2x P_from Port2,取Log後就會得到



10*log(2) + 10*log(P_from_Port2) = 3dB+10*log(P_from_Port2)


        以上是RF工程師(不是在講自己嘛)最常用的Power Sum算法,但回到訊號本身多少電壓波載在負載R上面,V_from Port2和V_from Port3,因為分別從Port 2 和Port 3最後再Port 1的大小一樣,所以在R上的總電壓為兩個相加(Voltage Sum),用從高中就學到的基本電學功率=電壓的平方除以負載,所以可以得到4倍分別從Port2 or Port3來的功率大小,取Log後就會是10*log(4) = 6dB

             



        所以到底是6dB還是3dB呢?或實際計算我應該用Power Sum還是Voltage Sum呢?在這個例子是比較特別的,因為兩個訊號是coherent,所以計算上要考慮到訊號之間的的相位差,也就是Vtotal=V(1+cos(delta)),會有in-phase 與out-phase兩個極端的結果,上面的例子很明顯的為in-phase相加的結果,所以功率相加會多出6dB。
        
        但如果用在訊號是non-coherent,比方說兩個不同頻率的訊號,或雜訊甲乙丙的計算,就可以套用Power Sum的計算,例如RF Engineer常會遇到IMD的問題,兩根-6dBm CW tone f1 and f2,所以總功率你會不加思索的說出-3dBm這個答案。這個問題會出現在Audio Amplifier,音量大小的關係上[Reference]。

       在雜訊上面的計算也是如此,比方說雜訊甲為-174dBm,雜訊乙為-174dBm,所以兩個雜訊的力量是不是有加起來6dB的效果的,因為他們互為散沙不互相往來,所以加起來就是-171dBm的效果。

       ps. 都說是雜訊了如果彼此之間還有關聯性(coherent)那就不叫做雜訊了



2015年2月5日 星期四

MUJI 無印良品 收納床

      搬到新家後因為房間都是木地板,加上平常沒有人使用,所以客房就買了個彈簧床直接擺在地上,但只有床墊高度太低,起床時候不方便,後來看到MUJI有活動買5000千免運費,特定商品打九折,想一想就買了。
        無印的床架尺寸與台灣規格不太一樣,日本尺寸的床墊標準雙人床為140*195cm,台灣標準5尺雙人床尺寸為152*188cm,無印的床架大部分都是147*202cm,所以擺上台灣床墊會有一點點不和,無印的床墊大多為獨立筒,因為睡習慣硬式彈簧床,不確定無印唯一的彈簧床睡起來是怎樣的感覺,後來就買了一個無印的彈簧床跟去彈簧床工廠訂製了一個尺寸一樣的彈簧硬床比較一下。
MUJI收納床+客製彈簧床
       會想買收納床主要是客房不大,床墊要靠著牆壁,所以白臘木組合床底下的空間反而不容易利用,也容易藏污納詬,所以買了收納床一邊是收納的抽屜可以放常用的衣物,另外一邊夏天可拿來放棉被。
    他的收納抽屜其實是要另外購買的,兩個抽屜還不便宜,但與一般台灣床底收納抽屜不太一樣的是他是一個獨立的抽屜,本身底下有滑輪,跟床架本身是分離的,這樣好處可以放比較重的
收納抽屜
        收納床強調的床底收納空間,跟一般台灣常見的掀床不太一樣,他是要移開床墊後在移除隔板,而且床底收納是直接看到房間的地板,並不是和有一層隔板,等於床底收納是直接把東西放在地上,個人覺得這樣也不錯,弄了一個薄薄的隔板,隔板本身容易壞與發霉外也沒有任何好處,只是這種床就不適合一樓的透天厝,濕氣比較重東西放在裡面容易發霉。
        這個收納空間夏天拿來放棉被與一些不常用的東西比方說旅行箱等等還蠻適合的,不然要移開床墊如果一個女生來弄還蠻困難的。
床底收納空間
       最後收納床外觀是原木貼皮,質感還不錯,但畢塑合板在台灣這種潮溼的環境不知道耐不耐用,但這只有時間來證明了,不然這樣打完折還要一萬五千多其實算起來不算便宜,原本是想要買IKEA MANDAL床框,但後來想到要自己載還要組裝,如果花請他們送來加組裝似乎就跟買MUJI的收納床差不多了。
MUJI內部材質
塑合板材質

        其實如果房間夠大床墊兩邊有留邊還是比較看,但房間小也只能擺靠牆邊了。
MUJI網站照片

2014年4月13日 星期日

搶救硬碟大作戰續集-備份你的資料FreeFileSync

       上次因為硬碟壞軌,雖然花了七天七夜的時候才把資料救回來,但難保每次都可以這麼順利的搶救硬碟資料,重新檢視一下自己之前備份方式,其實之前就有在想怎麼辦份資料比較安全跟方便,原本有考慮買NAS做RAID0,但後來跟公司的MIS聊過,NAS系統要是真的其中一顆壞掉,你要拿去其他電腦把檔案備份出來可能會有WINDOWS認不出NAS系統格式的問題,雖然自己沒真的TRY過,GOOGLE一下也沒有人有相關的心得,於是就放棄了。
        另外那就買有RAID0功能的硬碟外接盒,但還是有小小的困惑是,如果有一顆硬碟壞掉,那我在買另外一顆差上去的時候做RAID0,那他是把空的資料硬碟備份到原本有的資料硬碟還是聰明的把資料備份到剛安裝上去的硬碟,查一下網路上的使用心得大部分都是開箱裝兩顆上去,因為也沒壞所以也不知道安全性如何。
        後來還是選擇比較笨的方法買了兩顆1TB的硬碟跟一個USB3.0硬碟外接盒來備份,但每次整個硬碟複製貼上時間久就算了,不時候會跳出訊息問你要不要覆蓋,後來找到一套不錯用的軟體,FreeFileSync。

        
       但因為硬碟是外接盒直接插上去的那一種,備份完就會把硬碟收到防潮箱裡面,但後來因為有了Dyson,加上人性明明知道要備份,但心理總是想說下禮拜吧,下禮拜在一起備份就好了阿。
................................................................................................................................................................................可是意外就是你意想不到才叫意外。

下禮拜回來的時候硬碟就給我壞軌。

      後來有看到Windows7可以用動態硬碟分割來達成軟體RAID0的效果,看了別人的介紹好像很簡單,但有人有特別提到硬碟轉成動態硬碟就不容易轉回來喔,在考慮過後我還是給他轉下次,but.......我怎麼沒看別人網頁講的選項,馬的原來是Windows7有六個版本,要企業版等級以上的才有這選項,阿.........我都轉了那.......真是104勒。

        後來後來公司的肯哥哥有說可以用FreeFileSync+Windows的排定工作來完成自動更新的動作,後來google了一下發現沒有人講新版的+Win7,個覺得的這方法不錯可以推薦給大家用。

      繞了一圈又回到圓點,所以還是回到原本的方法FreeFileSync加上勤勞的備份....囧,原本電腦系統硬碟是1TB,後來後來公司的肯哥哥有說可以用FreeFileSync+Windows的排定工作來完成自動更新的動作,後來google了一下發現沒有人講新版的+Win7,個覺得的這方法不錯可以推薦給大家用。

       因為原本為了救援壞軌的1TB硬碟,買了一顆2TB,但因為電腦機殼只能裝兩顆硬碟,後來就先用HDClone把原本系統硬碟1TB clone到2TB硬碟,這樣就多出來1TB的磁碟空間(雖然他已經是動態硬碟磁區><),然後把資料E: 1TB當做照片與一些重要資料的資料夾,另外一顆1TB的硬碟就專門拿來備份E:裡面的內容。


FreeFileSync批次檔     

        FreeFileSync(6.3版)使用上還蠻簡單的,安裝後執行選擇右邊綠色的齒輪,有幾個選項可以選,雙向、鏡像、更新、自動。個人推薦不想動腦筋的話可以從[鏡像]與[更新]二選一,鏡像顧名思義就是左邊的資料夾備份到右邊的資料夾,但是缺點就是如果你左邊資料刪掉但你一陣子後你又想要,這樣兩邊都會找不到你要的資料,更新的話就比較保守,他會比對左右兩邊的資料夾,把左邊新增或日期較新的資料備份到右邊,但是右邊有資料左邊卻沒有的並不會刪除右邊的資料,等於是資料會一直更新到右邊。

        我選擇比較保守的更新,反正硬碟資料很大,而且這資料夾大部分是放照片,一些不重要的影片與軟體安裝檔壞了就算了,選好後按下右下角的確認,按下比對後會秀出兩邊檔案差異與執行動作,確認沒問題按和下同步就完成了。


        
        確認這是你要的動作後(鏡像、更新或自定),6.3版後可以直接選擇右上角的程式>另存為批次處理作業,可以把這個批次檔與儲存日誌放在同一個資料夾裡面,然後你就不用在開啟FreeFileSync>>同步選項>>比對>>開始同步這些動作,直接執行這個批次檔就一次幫你完成^^。



    我先在E新增一個文字檔,然後按下這個批次檔,雖然檔案資料很大,但比對速度還蠻快的,跑完後會自動關掉然後產生Report。


Windows7 工作排程器

       再來設定自動執行時間,在開始>程式集>全部程式>附屬應用程式>系統工具可以找到工作排程器這軟體,

1. 然後選擇建立基本工作。



2. 輸入名稱與描述  




3. 選擇每天(或你要每週也OK)


4. 啟動程式 


5. 然後是這次的重點了,啟動程式不能直接選FreeFileSync所產生的批次檔,這個我也弄了很久,最後發現有人有相同的問題FreeFileSync自動排程解答
程式或指令碼請輸入: cmd
新增引數輸入: /c start [FreeFileSync批次檔完整路徑]
比方說我是放在D:\FileSyncAuto\,批次檔叫做DriverE_2_DriverF_Updata.ffs_batch, 那我完整的引數要為

/c start D:\FileSyncAuto\DriverE_2_DriverF_Updata.ffs_batch



6.  完成


執行結果   

        設定完後時間到就會自動跳出來跑完後自己關掉視窗,你也可以在工作排程器裡面看到執行的紀錄,這樣就不用怕忘記備份資料了。
        這樣如果HD1掛掉,你要的資料都還是在HD2,因為是原本Windows系統格式,所以可以直接拆下來到別台電腦讀取,NAS說不定也ok啦,只是畢竟是Linux系統不熟,還是先不碰先。



最後附上Dyson可愛的照片^^






2014年3月20日 星期四

硬碟壞軌大搶救

        工作後硬碟資料最重要的應該就是一些生活的照片與影片,以前還會留一些電影音樂,但在這網路頻寬已經到100M的年代,遙想還用多數據機14.4k的年代,要看什麼聽什麼幾乎有網路搞定了,但一些生活的照片,這價值我想每個心中都有不同的數字。
       硬碟現在每單位的容量越來越便宜,現在隨隨便便都是1TB以上的容量,但是把資料全部放在一起,掛了資料也全部不見,從買電腦到現在,也買過應該有10來顆硬碟,只能說硬碟要壞真的沒什麼道理,也不管什麼牌子,只能全憑運氣。
       因為硬碟這東西實在太不可靠,所以之前在買新電腦就在想要組個硬碟陣列Raid1來儲存照片,但NAS這東西我時候不太確定要如何使用,買磁碟外接陣列盒我也一直搞不清楚,如果有一顆原本有資料的硬碟跟一顆沒有資料的硬碟放入後,然後選擇Raid1那到底是空硬碟會有資料,還是有資料的硬碟變成空硬碟......
     後來就選擇比較笨但自己清楚的方法,買了兩顆1TB的硬碟,一顆裝在電腦放照片,另外一顆用外接盒定時備份,在我那吸力永不減弱的兒子Dyson還沒出生之前,我還會一個禮拜備份一次,但自從他出生後,我的生活重心都圍繞在他身上,拍的照片也都是他成長的照片,而且也懶得備份直到某個星期天晚上,
吸力永不減弱的Dyson    
    硬碟發出卡卡的聲音,而且資料夾一點下去就整個電腦當在那裡,心想不會吧...我兒子的照片都還沒備份到ㄟ,後來上網Google找看看有沒有方法救回來,看到了有人說HDD Regenerator有用於是想到之前學生裝機的好物SuperXP光碟裡面有,馬上開來用用看。
一開始就出現壞軌
   
 












       沒多久就出現兩個壞軌然後"R"修復,看起來是好的開始,後來又讓他跑了一整天想說應該只是啟動磁區出現壞軌,於是就按下Ctrl-Break暫停,馬上開機在抓抓看,結果還是一樣的情形,資料夾看的到但是點進去電腦就當給你看,哭哭

       

後來在沒什麼辦法的情況下,又接上讓他跑玩看看,第二次跑可以看到HDD Regenerator已經掃不到一開始的壞軌了,所以這套軟體的確可以把壞軌"藏"起來,所以第二次掃的時候就看不到壞軌,但壞軌就是壞軌,就像是用厚厚的粉底把皺紋蓋起來一樣。



   
        看著Scanning Bar慢慢的跑跑跑跑跑,實在是慢到不行,剛好伍佰也出新的專輯,看著Scanning Bar腦海中就一直哼著這旋律,經過兩天竟然還跑不到50%,這兩天上網又尋找是否有其他解決方案,後來發現還蠻多專門在搶救硬碟資料的公司,有些還會直接把磁碟片取出來在無塵室裡面把未受損的檔案讀出來,但要價都不便宜,從5千~2萬都有可能,也看到不少網友有用HD Clone這套軟體來搶救壞軌的硬碟,後來就放棄兩天的結果改用HD Clone看看。   
        後來看了一下發現HDClone是之前破解防拷CD出名的桃莉羊CD Clone公司出的姊妹作,HDClone救援的概念很簡單,可以想像一般硬碟壞軌就像CD壞軌一樣,一點小割痕就會讓光碟機讀不到資料,但大部分的資料都還在光碟片上面,HDClone可以略過壞掉的磁區整個複製硬碟資料到另外一顆硬碟。
     
一開始就抓到兩個錯誤磁區
       HDClone功能就跟Ghost一樣,製作開機光碟後選擇Source硬碟,也就是這樣的trouble maker Hitachi 1TB硬碟,Target硬碟是昨天才上網刷的的Seagate 2TB硬碟,依照網友的提示把Smart Copy關閉,按下開始後沒多久就掃到兩個磁區錯誤,結果與HDD Regenerator一樣在一開始的磁區就有壞軌,而且HDClone定沒有被HDD Regenerator修復後的結果欺騙,壞軌區還是把它給抓出來,一開始速度很慢想說前面磁區有壞軌所以比較慢,但我實在太傻太天真.....
24小時過後,讀取速度還是慢到不行
       隔天下班回家看,竟然還剩下148小時,><  頭都洗下去了,算了這次讓他慢慢跑慢慢跑慢慢跑吧................................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實在很擔心這套軟體在玩我,要是最後幾%給我停住不動,那我真的是OOXX,終於在經過173小時37分09秒後
                                                    173小時37分09秒
                                                          173小時37分09秒
                                                               173小時37分09秒
                                                                    173小時37分09秒
                                                                          173小時37分09秒

173小時37分03秒





我終於看到結束的畫面,"See you next time!"









        Baby come back, you can blame it all on me, I was wrong and I just can't live without you.
    
迫不及待裝上電腦開機,喔  Dyson的照片都回來了,稍微檢查一下幾乎都可以讀取,但不知道壞掉的兩個磁區到底影響到哪些檔案,但無所謂反正我要的照片回來就對了。

阿爸把你出生口愛的模樣都找回來了,硬碟這東西真的是消耗品,隨時就壞給你看,看來我要認真的尋找更安全的解決方案。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