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3日 星期二

TWS True Wireless Stereo 不只是聽音樂,天下武功為快不破Latency一決高下,iPhone/iOS 系統上誰能挑戰Airpods? 拳拳到肉PK實測

Bluetooth Headsets Audio Quality 藍牙耳機的音質

        自從2017 iPhone 7取消3.5mm耳機接頭後,現在藍牙耳機幾乎成為一個標準配件,但藍牙耳機1998年推出到現在已經20個年頭,詬病音質不好也算是非戰之罪,畢竟當初2G手機通話時代制定的產物,現在都要邁向5G時代,而且通話也提供HD音質,當初制定的時候目標本身就是低功耗定位,所以要求高音質也真的是強人所難。
        但說實在如果你不是特別講究現在SBC or AAC[1]其實我個人是覺得還可以夠用,看你的耳朵敏不敏感囉,而且通用性也高,幾乎全部的裝置都支援,不需要Qualcomm AptX, AptX HD, Sony LDAC或Apple Airplay WiFi需要特定的設備才有辦法互聯,而且我自己有買過Sony手機與WH-1000XM2, 可能我自己要求沒那麼高再加上聽的音樂類型,我並沒有特別感受到LDAC這種高音質藍牙傳輸的好處,就像以前電視還是映像管CRT的時代,每次看到舊電視在廣告新電視顯示效果與立體聲有多好的時候,一開始會喔.....但後來想想不對啊,我還是用舊電視再看在聽。

TWS True Wireless Stereo: Latency 天下武功為快不破


        與音質想比起來,對我來說一個藍牙耳機最重要的參數反而是延遲Latency,之前還沒用TWS耳機的時候,都不知道這個有這麼重要,但自從我老婆生日送的第一個TWS SONY WF-SP700N後,才知道盒裝上面的警語[看影片可能會有延遲]是什麼意思? 真的是延遲到不行,YouTube, NetFlix這種平常在看的串流網站完全看不下去,畫面跟聲音完全對不起來。

        但平平是TWS Apple Airpod與現在新推出的SONy WF-1000XM3評價都說不錯,幾乎感受不到延遲,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 這次剛好公司一推人在團購SONY WF-1000XM3當然還有一推文青買了Apple Airpods與公司自家的AB1532的方案比較一下。

        Bluetooth Latency 延遲的測試示意圖Block Diagram如下,利用一個開關當作觸發,手指神速的落下同時觸及螢幕與開關,原本開關電位再觸碰的過程會從5V高準位變成低準位會觸發示波器開始錄製資料。
        同時手機開啟了 iPhone 內建的App Garage Band,也同時按下來琴鍵並且透過耳機發出聲音,然後麥克風再把聲音轉成聲波,紀錄這波型計算時間差就可以知道只個使用藍牙耳機與按下螢幕琴鍵的延遲時間Latency。


環境架設

        準備前先來一杯cama cafe,取下杯蓋套上下兩側貼上銅箔,這樣就可以製作一個開關,其中一側銅箔串聯1k歐姆的電阻,上下銅箔分別焊接兩條導線連接到示波器CH1當作觸發訊號。

        整個完整實驗架設如下,示波器設定成Single Trig Mode,掃描時間設定500ms,這樣當我們按下cama cafe杯蓋的時候,示波器會開始記錄500ms的資料然後停止,這樣我們就可以觀察整個延遲的時間(Latency)。


Apple Earpods 有線耳機Latency: Base Line

        首先我們先測試一下base line Apple lightning Earpods 的延遲,測試結果有點出乎我意料之外,反覆測試了幾次都是30ms左右,一開始還以為是不是我Ya手指速度不夠快。但這時間其實很快了。

SONY WH-1000XM2 : Standard Bluetooth Latency 標準藍牙耳機延遲

           SONY WH-1000XM2 是我目前的主力藍牙耳機,因為我平常不玩遊戲,只會看看影片聽聽音樂,所以WH-1000XM2延遲是我還能接受,而且這一款並不是TWS,所以等一下可以用來比較其他TWS 藍牙耳機比較。
        實際測試結果 ~ 320ms,這數字比我想像中的高不少,我一直以為是200ms左右,可見我根本就分不出來多出100ms的延遲。

SONY SP700N 我的第一款TWS耳機

           SONY SP700N是我第一款TWS耳機,上網查了一下是用了Qualcomm CSR8675[2] 但之前我就覺得這耳機怎麼可以慢的不能忍受,這次自己測看看不得了,竟然是~1050ms,這超過1秒ㄟ,這就算我這麼遲鈍的人也能夠感覺出來。

王者Apple Airpods W1 Chip

        Apple Airpods 測是出來的成績為~250ms,這到底是Airpods 太強還是SONY太弱,竟然還比標準的藍牙耳機強(SONY WH-1000XM2),不愧是TWS的王者,但因為都沒出別款顏色,再加上價格不斐,讓我遲遲無法入手。


高仿Airpods AIROHA AB1532/AB1536

        現在網路上一推廠商高仿Airpods, 好處是顏色選擇比較多,而且質感還不錯,而且還是Lightning 孔,價格也只有四分之一,但網路上賣家太多,晶片方案也玲郎滿目,這次跟捧油借了一款,到底Latency表現如何,剛剛SONY SP700N都超過1秒了。

Wow....340ms,特性跟SONY WH-1000XM2非TWS藍牙耳機表現一樣了,這個延遲已經夠我用了,雖然還是不比王者Apple Airpods,這款耳機採用絡達MCSync (Multi Cast Synchronization)[3]技術,後面會簡單解釋一下這是什麼,在連線穩定與延遲都有改善。


SONY WF-1000XM3 Latency 目前最夯的TWS耳機     

        說實在SONY SP700N已經讓我對SONY失去信心,但這個網路評價還不錯,測試了一下320ms,不錯ㄟ竟然已經跟SONY非TWS耳機的延遲同等級了,同樣是採用絡達AIROHA高階AB155x方案,這一款強調的是強大的降躁功能,但我對這個還好,要降躁我還是習慣戴耳罩式這種耳塞式都戴不久,而且這款耳機價格不斐,都可以買Airpods II了。


無線傳輸的延遲

        任何數位傳輸都會有延遲的產生,另外無線傳輸會因為環境的因素干擾或突然一個角度收訊變差,有時候封包會遺漏需要重傳,所以在傳輸的時候都會預留一段時間的Buffer,避免聲音因為干擾造成使用者不舒服,這原理跟早期的CD隨身聽防震10秒的道理很像,所以在傳輸Bit-rate固定的條件下,延遲要短Buffer時間要固定,那就是資料的取樣率要下降,也就是音質要下降,這也是每款耳機可以微調的空間,在藍牙物理層沒有大幅變動的情況下,不同編碼都是在連線品質與音質之間做出平衡Trade-off。
       


     

TWS Technologies 常見的實現方式

Relay 中繼式:

      目前看起來TWS最常見的方式為Relay中繼式,概念與設計相對簡單,手機只跟其中一台主機R連線,然後R再傳給L然後撥出音源,但這個方式中繼的傳輸方式就相當重要,你可以想像如果中繼方式是一條導線,那就是原本的一般傳統藍牙耳機的架構

        NFMI: Near Field Magnetic Induction 近場感應技術目前都是走ISM Band B (13MHz),因為這頻率幾乎沒有干擾也不會被人體吸收,所以可以達到低延遲傳輸。代表作品有B&O Beoplay E8 TWS,這款延遲幾乎等於一般藍牙耳機。但缺點是要多一機構要塞入13MHz天線與NFMI晶片,成本與大小設計都會受限,另外也其中一耳Bluetooth and NFMI會同時工作,所以耗電會增加。

        2.4GHz: 就是走原本Bluetooth路徑,但因為Bluetooth本身是TDD的結構,當你在傳的時候就不能接收,也就是說如果原本延遲為250ms,R與L之間也是走一樣藍牙傳輸,手機要塞滿R的Buffer長度需要4倍的時間來達到一樣的品質,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SONY SP700N的延遲會這麼誇張。

Apple Snoop

       [4] US8768252B2 ]Un-tethered wireless audio system蘋果的專利可以略知一二,連線方式還是其中一個R 當主機,但是另外一耳L同時可以SNOOP訊號,不跟手機回應但也知道現在手機在傳輸什麼資料給R,然後再跟R協定好同步的時間。

        所以與2.4GHz RELAY相比,主機R不需要在傳輸資料給L,只需要多花Delay 2 同步的時間即可,當然這時間就看Apple本身的功力了,所以這個機制本身是不挑iOS系統或Android系統的,只要是支援標準藍牙傳輸都可以用,所以才那麼多人明明用Android也是買了Airpods來用。


TWS+ Qualcomm

         高通也推出TWS+的Total Solution,從下面的概念圖可以知道很類似Apple SNOOP方式,但是R & L分開傳送,這樣的好處是每一耳只需要傳送R or L的訊號,所以在物理層Physical Layer L1沒有變動下,Data-Rate可以提升一倍,但剛剛有提到Bluetooth 是TDD系統,所以這想法有根本上的問題,在傳送R的時候就不能同時傳送給L,除非他的物理層已經重新設計過與藍牙不兼容,但我個人是不看好這個啦,畢竟是手機與耳機要互相搭配,不只是挑硬體也挑軟體(系統)。



AIROHA AIROHA New TWS Technology MCSync

        AIROHA MCSync 從架構上來看,他的確長的很像Apple SNOOP的方式,測試結果也是如此,其實我覺得這方式應該才是目前的主流直到下一個世代的出現,platform independent兼容性高不挑系統與硬體,low latency延遲沒有增加太多。

Summary 心得

        看來iPhone TWS的王者還是Apple Airpods,但說實在AIROHA AB153x MCSync的技術裡裡外外也算是另外一種選擇,有點類似Lexus與日本原裝進口的Toyota的味道,口袋深一點的可以買Apple Airpods,淺一點的買台Toyota Prius也是不錯開。


    
.

[Reference]

[1] Audio over Bluetooth: most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profiles, codecs, and devices
https://habr.com/en/post/456182/

[2]我愛音頻網
https://kknews.cc/zh-tw/digital/nrj36qq.html

[3] 络达推出AB1532最新蓝牙5.0真无线对耳方案,功耗低至8mA
http://www.airoha.com.tw/webc/html/news/show.aspx?num=47

[4]Un-tethered wireless audio system US8768252B2
https://patents.google.com/patent/US8768252B2/en
.

2019年8月21日 星期三

開箱: 小米 90分輕商務豎向卡包 手機不離手的時代,你需要帶什麼錢包?

        現在出門什麼都可以忘記,但就是不能忘記帶手機,尤其電子消費越來越盛行,行動支付越來越盛行,以前還要帶信用卡現在也可以用Apple Pay, Google Pay等等,現在大部分時間還真的不太需要帶現金出門,甚至實體信用卡也不太需要帶出門。

        現在還需要錢包就是需要放身分證與健保卡,但以現在AI網路時代,當你身分證掉了要去補申請,你要怎麼證明你這個人的存在,生物識別指紋,臉紋甚至更敏感的DNA是現在網路時代證明一個人最好的身分證,但這存在一個永遠不會有答案的問題? 隱私權或人權的問題? 但隨著網路數位時代的演進,生物識別是最有效率的方式。

       今天上網買行車紀錄器的時候看到小米竟然有賣 90 Points Bifold Card Holder 90分 輕商務豎向卡包,325台幣再加上之前同事去義大利送的信用卡夾也舊了,就買了一個來用用看。

        紙盒設計的蠻有質感的,但紙盒這東西只有在開的瞬間會Wow一聲,開完就可以丟回收了。

        設計上只能夠放5張信用卡大小的卡片,現在出門帶張身分證,提款卡有時候還是需要提領現金,悠遊卡要不是YouBike我還懶得帶這張卡,跟一張不知道什麼時候需要用到的健保卡,至於駕照行照就直接放車上囉,所以5格好像還夠用。



     但是現在還是有很多地方不支援行動支付,停車場還有阿明滷肉飯都不能用行動支付,所以塞兩張100塊以便不時之需。


        時代一直在進步,手機一直變大變強,錢包卻越變越小,再過一陣子說不定就用指紋或臉部識別就可以消費了。


.

2019年8月3日 星期六

開箱: MI 小米無線充電寶 - 行動電源 + Qi無線充電器

        這次去大陸逛mi小米實體商店,覺得小米把家中生活常用的電器透過小米手機這平台整合再一起的確比單純賣手機來的高明,一開始是致敬蘋果,但現在整個生態鏈有那一種Apple feat. MUJI的感覺,說實在小米的滲透率一定會比蘋果強,雖然我覺得三星或日本企業應該要是最強,畢竟有家電事業但不知道為什麼是每個BU各自為政還是怎樣,就是單一產品都不錯,但就是無法整合再一起 ex $ony。

        有些東西都太大出差不方便帶回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但看到一個不錯的小東西
小米無線充電寶 = 行動電源+10W Qi 無線充電器
一如往常小米維持著高性價比149 RMB大約700 NTD的價格,買分開買一樣容量的充電器與Qi充電器來的便宜 (一樣都是小米)。


        大小就跟一台6吋的手機差不多大,厚度因為整合了無線充電模組所以厚了一點,充電輸入為Type-C介面,這個是雙向會自動偵測是輸出或輸入、充電模式樣還放電模式,還附了一條10cm Type-C的短線可以方便幫行動電源充電,畢竟現在用iPhone的沒有這條線,Type-C還不是那麼常見。


       平常在家中就可以當作一般的無線充電器,在充電線插著的時候,這時候無線充電器指示燈(Blue)會恆亮,所以手機就擺上去就會開始充電了,本身行動電源就有一定的重量,再加上充電版那一面有防滑處理,所以手機擺在上面不會滑來滑去。


        出差的時候手機要開起來當無線分享器,這時候超級耗電,沒有插著充電器一下子手機就沒電了,這時候少一條線有沒覺得整個辦公變得超級無印風,減法的生活哲學簡單自然。


       這一款標榜可以上飛機,在機場轉機等待整理思緒的零散時間,隨時拿出擺在桌上就可以充電,少了在那邊把打結的充電線拿出來走的時候還要在那邊整理,重點是整個文青普普風,拿個筆記本隨便放隻筆在旁邊,享受著片刻的咖啡香,讓腦子放空一下。


       吃飯的時候也可以隨時充電回訊息,桌面也比較整潔不凌亂,可以擺上兩盤肉片,不在辦公室也能辦公室(這好像是某個廣告的台詞)。


        這款官網上面號稱可以帶上飛機的無線行動電源,在機場都轉機的時候,有時候還是要辦公接個電話或跟家人朋友問要買什麼免稅商品,塞在牛仔褲上一點違和感也沒有,少了充電線的束縛,讓你不用在那邊翻行李找打結的充電線,讓你整個旅程更瀟灑自在。



2019年7月12日 星期五

開箱: 餐桌與桌書 E-TOKO 原木成長椅 X MUJI 無垢材餐桌

        小時候總覺得房間就是要個書桌,但現在房子都很小,如果房間應放個書桌實在顯得擁擠,所以只好原本餐桌的空間多重使用,餐桌買了MUJI 無垢材餐桌,日文無垢其實就是原木的意思,配合小朋友的的身高於是上網搜尋了適合的椅子,於是看到了E-TOKO這一款(原木)兒童成長椅。
.

        這一款PCHOME常常會有特價活動,因為今年弟弟也要來新竹剛好看到特價所以也就在買了一組,加上兩個不太好看的紅藍布套,原本不套布套好看很多。
        成長椅的目的主要是可以調整椅墊與腳踏墊的高度,因為小朋友長很快,半年可能就要調整一次,這是原本MUJI無垢椅子無法滿足的地方,而且這一款的木色與布套不講也很有MUJI無垢風。

        調整上用一般的六角板手就可以,哥哥弟弟剛好用布套來分一個藍色一個紅色。



        另外原本餐桌是裝了IKEA的白色吊燈,但是一顆燈泡的亮度拿來閱讀實在不合適,後來就到了新竹華燈市挑了一款可變色的吸頂燈,整間亮度亮了起來。

        現在LED燈源體積變小,可以玩的花樣也多,現在都可動態調整亮度與色溫,很少去逛燈具,這一款是在經國路上華燈市買的,我喜歡標價即售價的風格,逛的時候也服務人員也不會緊迫盯人。
.
.

2019年7月8日 星期一

SONY WH-1000XM2 斷裂; Bose NC700 vs 淘寶買配件維修?

        當初在選購耳罩式降噪藍芽耳機就在Bose QC35 與SONY WH-1000XM2之間在猶豫,後來因為朋友推驗Sony因為支援LDAC,說聽得出來差距後來就買了,但後來手機換成iPhone X這選擇似乎有點沒什麼道理,iPhone又不支援LDAC,但1000XM2買到現在使用起來印象還是不錯,尤其出差在飛機上與辦公室降低冷氣風切聲效果都非常好。最近看到Bose沉寂一陣子後又推出新款的Bose Noise Cancelling Headphones 700.....不錯看ㄟ,但399.9 USD這價格 恩恩。



        當初買了看網路上評論就有討論到頭樑斷裂問題,想說這平常順順用應該沒什麼問題,用了一年多後也發生一樣的問題,說實在我也搞不清楚是被小朋友弄壞的還是自己拉壞的,但我想網路上大家分享的案例都是斷一樣的位置,這說時候SONY機構工程師沒有被檢討嗎^^?

        
        想說找個藉口說服自己換耳機,但最近交了小朋友的學費,惦惦自己的荷包想說算了用到不能用為止,後來在逛淘寶找藍芽耳機的時候看到竟然有人在賣維修配件,其實不便宜,一邊700多,兩個加上運費就差不多1500了,1500都可以買小米頭戴式藍牙耳機........但查查現在SONY 1000XM2 網路上新品也要9000左右,真是個令人難以抉擇的價格阿。

        實體與原來的有點色差,而且可以觀察出來並非原廠模具流出品,賣家還附上一個小隻的十字螺絲起子。

Step 1 卸下螺絲


Step 2 拿出已經過期的好市多會員卡



Step 3 卸下內部固定的螺絲,更換


Step 4 記得要固定導線在溝槽內


        更換後期色差沒想像中的嚴重,也變得比較緊一點,反而沒有這麼舒服了,密合度還是可以看出來沒那麼好,但應該整體還算OK,我是因為買了一年半了才願覺得OK,但如果是買不到半年壞掉我想大部分人還是會忍痛去換原廠.......說實在光這一點下一次換對SONY就會有一點點疑慮了。


SONY WH-1000XM2 再戰.......多久呢^^


2019年7月2日 星期二

差旅: 蘇州 虎丘 寒山寺 金雞湖美居酒店Mercure Suzhou Jinji Lake


        2019年6月25號,在長榮空服人員為了自己的工作權利罷工的時候,我也會了自己的工作臨時要到一趟蘇州出差,原本6/29號就可以回來但因為最後只能訂到蘇南碩放機場晚上19:40的飛機,上次來蘇州也是因為到吳江出差跟著之前的長官 Marvin 還有PM JUDY,同窗Stanley 等人去工廠,回程星期天的飛機,星期六帶著幾位菜鳥去蘇州市區逛了一下,那已經是2008 10年前的事情了。


        雖然之前也都有因為工作的關係來訪蘇州,但都是工作完就離開沒有時間走走這個在歷史與文學上面常常被提及的"江南",但其實也沒有多少時間? 必經白天還要處理工作的事情,但講道江蘇馬上浮現在腦海中的一首詩為,幾乎每個人都會背的張繼 "風橋夜泊"裡面提到的寒山寺。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金雞湖美居酒店Mercure Suzhou Jinji Lake 

        住宿的地點是為金雞湖美居酒店Mercure Suzhou Jinji Lake, 地點離工作的地方很近,附近也很熱鬧,到蘇州主要機場為蘇南碩放機場與上海虹橋機場,上海虹橋到飯店約80公里,蘇南碩放到飯店約40公里,都有高速公路所以搭車時間差30分鐘左右,來的時候是從虹橋進來回去的時候剛好從碩放回去,上海虹橋我第一次搭因為有接機的師傅再等,所以沒有時間逛,但整體看起來蠻明亮乾淨的。


        雖然酒店說是法式風格,但其實我看不出來有什麼法式風格,但房間還算大,也有一個辦公的桌子,冰箱裡面有可樂,蘇打水,最重要的是這是免費的,這點我蠻欣賞的,說實在這個也沒多少錢? 要不是放一推每個都要錢不然就是給你一個空冰箱,那還不如放個幾瓶常見的飲料隨人取用。


        飯店大廳還有一台長的很像R2D2的機器人偶而會在飯店裡面跑來跑去,星期五晚上跟來大陸發展的李董吃飯才知道這是一台外送機器人,因為現在外送餐點在大陸非常發達,中午用餐時間你就會看到美團外送這種外送機車在外面跑來跑去,在飯店如果叫外送可以直接跟他說房號,送到大廳服務生會放入機器人然後送到房門口,會自動撥接電話到房間叫你出來取餐,然後自己坐電梯回去。
        為了看他送餐我們一開始點了棒!約翰  披薩/PaPa John Pizza,一開始還在電梯門口等沒想到竟然是服務生拿上來......囧,他說Pizza盒太大放進去,後來又點了CoCo (就是台灣的CoCo,百香雙響炮喝起來一模一樣,但貴了30%左右),才成功把這台寶寶叫到門口。

..


        飯店30樓也有簡單的健身室有幾台跑步機可以使用,也有洗衣機與烘衣機可以免費使用,所以出差天數多一點衣服也不用特別帶太多。


        另外飯店樓下就有影城,過馬路也有一間,而且附近還有KTV,跟蘇州最大連鎖富士康足浴SPA,具李董說這一間是純的。晚上無聊就隨時去看場電影,跟台灣不一樣,這裡即使是星期六晚上,因為電影院太多隨時買票都是好位置。


虎丘 吳中第一勝

        文豪蘇東坡曾說過" 來蘇州不遊虎丘,乃憾事也",與蘇州其他園林相比,虎丘比較像古代行官的遺跡,因為有2500年歷史,中間當然經歷很多轉變,沒有了城牆,但還有完整的護城河結構,不聽解說會以為是個超大的園林,如果時間有限其實來過虎丘其他的園林有去沒去都沒什麼差別了。
        蘇州產梅四月開花六月結果,所以這時候去剛好是梅子的產期,有看到綠到發透與黃盜發透的梅子,這真的蠻特別的在台灣只有看過青梅沒看過這種樣子的梅子。


        虎丘最高建築物是號稱中國比薩斜塔的雲岩寺塔,其實就是一棟危樓,我就不相信一開始就蓋斜的,虎丘淡季門票60塊,旺季門票80塊人民幣,現場購票只收現金不能用信用卡或行動支付,所以記得身上要帶點現金避免來了進不去阿。

        門口有一個勒石布告的石碑,中華民國四個字讓我這個台灣人眼睛多看了一眼,但字實在太多我也懶得看在寫些什麼東西。

        往裡面走去有很多古色古香的建築物與中國比薩斜塔,近看真的很歪,整個虎丘就好像在逛一個大型的古裝劇公園一樣,大小適中即使是走馬看花也大概會花2個小時左右的時間。




        虎丘總共有南北門兩個入口,我從南門進來走到北門,回程可以選成手櫓船半圈100人民幣或搭馬車回到南門,下雨天在手櫓船上搖啊搖真的蠻有趣的。

姑蘇城外寒山寺

        因為趕時間離開虎丘後就搭車前往寒山寺,因為距離很短所以有些司機會喊價不跳錶,但在20塊錢內是有牌的計程車其實也都還OK,到了寒山寺因為還沒有吃中餐,想說找個地方吃個東西,結果我眼神只有跟老闆娘對到3秒就馬上被攔住,說這裡麵很好吃不好吃不用錢,裡面有另外一個司機師傅吃著飯也在那答腔說好吃好吃。

        這間店在售票口的對面,叫做蘇州人家麵食館,走進來也不知道點什麼? 就點了一碗特色悶肉麵 18塊,蘇式麵說白了就跟切仔麵一樣,就只是當地人會每天吃的一種麵食,所以你就不要太期待,悶肉就是一塊爌肉,但這家的爌肉豬皮毛沒處理乾淨,影響口感....扣分,但麵跟湯就還可以,湯本來以為很油膩,但沒想到蠻清爽的,配上老闆說自家醃製的酸菜整體有挽救那塊帶毛的肉不好的印象。

        買了門票20塊走進了寒山寺,裡面就真的是一間寺廟,跟台灣很多高級寺廟也沒差很多,但多了寒山寺這個稱號與歷史背景,也是一生必來一次的景點,走馬看花的走出解脫門,因為下午很多公事的電話一直進來 BTW 大陸並沒有每間公司都有周休二日,很多星期六是要上班的。



       走出解脫門往梵音閣走去,但今天好像沒有開放,看著門口對聯"寒山不見山,鐘聲徹大千"想想看不看的到都無所謂了,趕著回飯店打報告囉,結束這蘇州半天的差旅旅遊部分

.
.


.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