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1日 星期二

新竹國泰醫院 醫學美容中心 PICOSECOND 皮秒雷射體驗

        iPhone的相機效果一直都很穩定,我覺得最主要是白平橫控制真的很穩,對現場的光線與顏色都不錯,大部分時候都很好用,但有時候自拍的時候臉上的斑點就很明顯,每次都要再用修圖的APP例如美圖秀秀在處理過一次。
iPhone X直出

        雖然我內心深處一直鄙視這種行為,但說實在的修過真的比較好看,所以在尾牙抽到資深副總獎就覺得去打個雷射除斑,因為脖子上面還有兩顆痣想要處理掉,長在脖子正後方,有時候穿比較硬的衣服時候會刮掉很痛,但這個需要動刀,所以一般的醫美診所或皮膚科診所其實是不能處理的,所以就直接去醫院的醫美中心,加上我太太也很好奇這裡的皮秒雷射要多少錢?
美圖秀秀
        20200114 早上請了個假去了新竹國泰醫院,醫美中心在二樓,9:30 二樓門診是就塞滿了人,醫美中心來的時候還沒有其他人,裡面空間明亮,瞬間感覺有點怪怪的,不像是來醫院的感覺,因為是採預約制,所以也不用等。

皮秒 vs 傳統雷射

        因為痣需要動刀,即使是小手術也是要約下次開刀時間,但臉部雷射決定就可以馬上做,醫生有稍微解釋一下皮秒雷射跟一般雷射的差異,網路上也是很多介紹文章,但簡單說就是皮秒雷射沒有傷口,不需要貼人工皮照顧,打完可以馬上用清水清潔沒關係,但是有一好就沒兩好,可想而知效果就沒有一般傳統美白雷射效果來的好,皮秒雷射可能需要2-3次以上的療程才會好,所以價格也就是2-3倍,醫生也沒有特別推薦就把優缺點講一講讓你自己考慮一下。

https://www.discoverypicotw.com/
        皮秒這個名詞對工科的人有點陌生,但如果寫成是英文picosecond pS這就應該很耳熟,而且除斑雷射其實在日常生活很常見:
例如755 ~ 1064nm在光譜上屬於Infrared IR (紅外線或遠紅外線),像是紅外顯熱顯像儀就是每次回國架在海關看你有沒有發燒的那台儀器,或是有去中醫復健也有類似的遠紅外線加熱,就感覺熱熱刺刺的那台機器。
532nm其實在光譜上就是用綠到黃光之間,694nm就大概橙到紅光之間,依據不同的色素沉澱可以選擇不同的雷射來達到最佳的除斑效果,但這個不是說你拿著綠色投影筆或紅色投影筆自己照舊有用阿,你要能產生瞬間1GW的功率,也就是1000000000W九個零不是開玩笑的,看看微波爐也大概就1000W左右。


價格

        我水母有特別交代我要問清楚"整臉的價格"是多少,我後來也問了一下醫生傳統與皮秒的價格,我看他在那邊數阿數也不知道在數什麼,但我覺得有點類似自助餐阿姨算錢的感覺,就說這樣皮秒的話6000,傳統的話5000,所以這裡的價格跟外面醫美診所的報價不太一樣,這裡比較是看狀況與施工範圍來決定,每個人的狀況不一樣整臉的價格我想也不會一樣吧。
        塗了麻藥約40分鐘後就可以打雷射了,過程大概15分鐘做又就結束了,左臉的斑面積比較大也比較明顯,打完後就明顯有黑青的痕跡,會有點辣辣刺痛,有點類似輕微燒燙傷的感覺,但想想也應該是燒燙傷啦。

剛打完很像燒燙傷


效果

        一個禮拜左右皮膚會類似燒炭傷般結痂,中間的過程只需要塗抹防曬乳與清水清潔即可,記得不要太大力避免結痂脫落造成擦傷的效果,最後我覺得效果還蠻不錯的,一個禮拜的時間就可以恢復,這樣以後上傳照片可以不用在開修圖軟體大幅降地不必要的時間多出的時間可以多陪陪小孩寫功課,多看幾本書。
        新竹國泰我覺得還可以,可能是醫院的關係,所以約診他也沒有推銷你後續要買什麼課程,就你想要處理什麼,醫生評估給出一些方案讓你選,我覺得很適合園區上班族想過年裝扮一下迎接新年但又怕走進去被強迫買一推美容課程之類的。



      

2020年1月16日 星期四

實驗室小劇場: 你的Ground不是我的Ground,RF接地這檔事

        如果你的職務頭銜與射頻RF相關,應該都會進隔離室Shielding Room或用隔離箱Shielding Box進行一些實驗測試,這隔離箱大部分目的是怕環境訊號干擾原本電路,因為實驗最重要的是要可以重覆Reproducibility,一個可以控制的環境是非常重要的,現在環境中一推Bluetooth與WiFi設備還有手機與基地台之間的溝通等等.....只能說電磁波無所不在,至於電磁波會不會致癌這議題其實太複雜,在微波爐 Microwave Oven 與 電磁學 Field and Wave Electromagnetics我自己個人意見對身體會有影響,畢竟醫學對癌症還是持續在研究中,是不用這麼恐慌電磁波,因為它也存在好一陣子了。

RF電路測試好夥伴 Shielding Room

        其實進到Shielding Room或隔離箱就是一個密閉導體的盒子,就想想自己是身處在微波爐裡面,因為金屬良導體(Electrical Wall)會反射電體波,但實驗過程你可能需要把訊號或探針(AC or DC)接到代測物,所以勢必要開一些洞讓這些線材能夠進去。

        今天就來看一個比較常看到的一個錯誤用法,下圖是一個Shielding Box要測試接收機的靈敏度(Receiver Sensitivity),前輩講的都有在聽要必要環境雜訊的影響,所以要在Shielding Room or Shielding Box進行,有時候我還看到來喜餅或餅乾吃完的鐵盒來實驗..囧,有用Shielding Box已經算很好了,這個在RF Cable處已經用鋁箔完全的封住。

        我拿著Apple Watch 與iPhone來測試看看這個Shielding Box合不合格,我們把iPhone放入隔離箱裡面然後關起來。


        這時候檢查 Apple Watch還是與iPhone連線中,並沒有斷線,整個連線還挺順的,雖然不能量化實際連線的品質,但可以確定RF訊號還是洩漏出來並且還不小。


Shielding Room Leaky and Grounding 訊號洩漏與接地

        到底發生什麼問題呢? 不是已經用鋁箔把洞都包起來了,怎麼收訊還這麼強勁,原因其實跟進長隧道還能聽到警廣FM與行動網路原理很類似,因為這樣的結構已經有點類似漏波電纜(Leaky Cable),但漏波電纜在是故意在Ground Shield上挖特定的孔洞讓電磁波洩漏出來。 

http://www.lscns.com/en/product/prod_view.asp?searchSeq=3161&searchCate=123

        我們把RF Cable抽出來後在測試一次,這時候還有一個約1cm左右的孔徑,但這時候任何位置也無法建立連線,但不是還有個洞這樣電磁波不會類似漏波電纜一樣洩漏出來嗎? 


        我們放大剛剛的RF Cable線狀況如下圖,可以看到因為RF cable最外面是一層絕緣層,所以無論黏的在緊,RF Coaxial Cable 的Ground Conductor沒有跟Shielding Box接在一起,這就有點變成天線Antenna的概念, 會把訊號耦合出來當然也會把外面的雜訊耦合進去。
   
        所以正確的做法是類似以下的,要把Cable的絕緣層剝除與Shielding Box的接在一起,這時候訊號會被限制在Cable中間的訊號導線,路徑上在透過串聯適當的濾波器,這樣的做法可以是DC電源訊號,測試Cable與RF Cable等等。

        所以專業的Shielding Box都有考慮這個濾波器設計IO接出口,所以下次不要在想嘗試用餅乾盒DIY了,就算要也要有一些基本的知識來改裝。


RF Coaxial Cable Grounding Effectiveness  銅管接地位置

        類似的問題也會出現在一些Debugging 過程,在一些不預期的狀況發生,常常會拿著一個Coaxial Cable取出特定節點的訊號,但在施工上有時候一些工程師會犯了以下的接地的錯誤。

        雖然銅管RF Coaxial Cable外圈都是地Ground,但RF頻率的波長較短,如果訊號是幾十MHz的可能還好,但如果是WiFi 2.4GHz在真空中的波長才12.5cm (光速 = 頻率 x 波長),所以接地位置改變我們用等校LC電路來描述就會多出一段寄生電感,這個除了阻抗會與估算的不一樣外還會引入不必要的雜訊等問題

Shielding Room Opening 隔離室的窗戶

       剛剛有提到漏波電纜與開孔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是取決於到底要多大的隔離度,尤其十有些Shielding Case需要開孔散熱,還有隔離室人要在裡面,如果整個密閉其實很恐怖,尤其我遇過們把壞掉的情況,所以有開個窗戶是有必要的。

        那開孔(Opening) 的原則是什麼呢? 其實取決於要隔絕多少頻率以下的電磁波,與開孔的形狀深度有關,但基本上如果你隔離的訊號為2.4GHz, 波長為12.5cm,可能你會聽到來個1/4波長,或順口1/10波長的孔徑大小,這點類似PCB設計Ground Via要打多密的意思類似,當然整個封起來是最沒有爭議的了,這部分其實研究很多有興趣的可以參考一下文獻[2]。



參考文獻

[1] 微波爐 Microwave Oven 與 電磁學 Field and Wave Electromagnetics

[2]Design Techniques for EMC – Part 4 Shielding

2020年1月4日 星期六

RF Power Amplifier 動態負載Dynamic Load Line 與Load Pull 等功率圓 Power Contours

        談到射頻功率放大器(RF Power Amplifier)大概都會講到這本書PA聖經[1]Steve C. Cripps, RF Power Amplifier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或從這本書中延伸出來的內容,但有時候在閱讀的時候作者本身懂太多,有時候會突然說因為A然後B最後得到.....Z!!!! 中間的C, D, E都不見了,有時候讀覺得應該是這樣,一陣子後就會覺得怎麼會這樣,一直循環下去,想說趁覺得應該是這樣的時候把一些點寫下來。

        射頻功率放大器都會講到負載線理論(Load-line Theory)Load-Pull等輸出功率圓(Power Contours),會解釋上大多會用Pure Resistance Load純實部負載當作例子,如下圖讀過的都不陌生一個直線的負載線Rload,但在看其他的文獻的時候常常會出現動態負載(Dynamic Load Line)這種非直線的橢圓形負載線(elliptical IV trajectory)[2][3][4][5],每次看都會覺得恩恩就這樣啊但真的往下想就很容易卡住。


Complex Load 電流與電壓的關係     

        要解釋為什麼Dynamic Load會是橢圓形或到底是順時針轉(Clockwise) 還是逆時針轉(Counterclockwise)就要先複習一下電容與電感電流與電壓的關係,詳細的內容當然要回去翻翻電路學的課本或參考EE狂想曲的網誌[5]。

        一個由電阻R、電感L與電容C組成的複數阻抗Complex Impedance都可以寫成表示成以下的式子Z=R+jX, X可以是任意實數,但如果是計算上習慣會用Z=A∠θ表示,所以如果實部阻抗R串聯電感(Series Inductor) jX為正數輸入阻抗會呈現電感性Inductive Load Impedance θ為正,如果是串聯電容(series capacitor)jX會為負數,這時候整體阻抗會呈現電容性Capacitive Load Impedance  θ為負數。

        這時候就可解出電壓,電流與阻抗的三角關係V=Z*I or I=V/Z,但因為是複數阻抗,所以當jX為零的時候也就是一個純實部阻抗(Pure Resistance),電壓與電流會同相沒有相位差,也就是θ=0。

Inductive and Capacitive Load Impedance IV Curve

        如果是電感性負載jX X>0的條件,因為Z=A∠θ 為正,所以I = V/A∠-θ 所以一般會聽到電流I比電壓慢θ,如果是極端狀況純電感性負載Inductive load impedance也就是R=0的條件,θ = -90 deg, 也就是電流比電壓慢90度 current lags voltage by -90,下圖是一個實際模擬例子,負載為一個實部阻抗R = 1 並聯一個160nH, 訊號源為1kV的正弦波訊號,所以等校上jX = j1. 這時候可以看到IV curve,電流的峰值peak會lag 45deg。





        電容性負載Capacitive Load Impedance則與上面相反,如果是一個正弦波訊號電流的peak會比電壓的Peak提前θ發生(current leads voltage by θ) ,如下圖例子串聯160uF電容,在1kHz會等於Z= 1-j1。



Dynamic Load Line Trajectory

        複習完Complex Load IV Waveform,我們就可以來觀察Dynamic Load Line為什麼從一條線變胖變圓成一個橢圓軌跡,先來定義一下什麼是Dynamic Load Line 動態負載線,從[4]的說明檔"The dynamic load line measurement is used to plot the dynamic I-V trajectory on a rectangular graph."。講白一點就是把Time Domain I and V Waveform 轉換到 IV Curve (IV Constellation),有點類似EVM IQ constellation一樣。

        所以一個純實部(Pure Resistance)的動態負載線會沿著R直線移動,而且相同電壓會對應到相同的電流,也就是下圖point 2, 4是相同電壓點,對應到的電流也會相同。

             

        我們以剛剛的電感負載Inductive load impedance 為例子,在Time Domain IV curve上面標出1, 2, 3.....9個點的相對位置,這時候可以發現V1 = V5, V2=V4, V6=V8這幾個點電壓相同但是電流卻不相同,依序把每一點標示在IV Constellation劃出軌跡,這時候我們會得出一個順時針橢圓形的動態負載曲線Clockwise Elliptical Dynamic Load Line,當然如果負載本身是電容性負載Capacitive Load Impedance就會得到逆時針動態負載線。

        以上是A類放大器的例子,一些更進階高效率的放大器例如Class F IV Curve or Inverse Class F會長的更奇怪一些,有興趣可以延伸閱讀Qorvo的這一篇文章[6],另外Class F真的很特別,下次再來複習吧。

Smith Chart 簡單概念

        在提到Load-Pull Power Contours前,為了避免有路過的朋友不知道什麼是Smith Chart所以先簡單提一下,Smith Chart是個座標工具,剛剛有提到任意阻抗都是由一個實部與虛部組成Z=R+jX,所以我們可以用一個二維的笛卡兒(Descartes)座標軸上劃出任意阻抗,但射頻功率很常要處理阻抗匹配,比方說電感inductor 在低頻的時候X會為趨近0, 但高頻的時候會趨近無窮大∞,所以我們用一般的笛卡兒坐標系不容易描繪,Smith Chart透過阻抗轉換讓0到無窮大∞壓縮到一個圓形坐標系,每個圓是個等實部圓,所以在同一個等實部圓上面移動Z=R+jX的R是固定不變的。




Load Line Theory Boundary Condition 

        負載線理論當中很重要的一個假設是電壓V與電流I有其上下限Vmax, Vmin, Imax and Imin,在這個負載上面無論的電壓與電流都會限制在這個邊界裡面,所以我們假設下面一個例子,Vmax=4V, Imax=10A, Vmin與Imin都為0,這時候我們可以計算出最佳的Ropt=0.4Ω,此時的功率輸出為P=IxV=4x10A=40W。

R < Ropt

        如果負載除已一個係數𝛼=2, 這時候負載會變小成為0.2Ω,因為不能超過Vmax or Imax, 所以當負載比最佳負載Ropt來的小的時候Rlo < Ropt電流會先到達Imax, 這時候我們可以算到電壓大小為V=IxR =10x0.2=2V, 會比原本4V來的小,所以功率輸出只剩下20W。
        如果這時候在串聯虛部阻抗jX,此時輸入端的的阻抗會變成Z=R+jX=A∠θ,所以最後的A>=R,也就是輸出端點的電壓振幅會等於Vmag=I x A, 電壓Vmag會一直增加一直增加直到....頂到Load Line的邊界為止也就是Vmax,所以我們可以得到一個邊界條件Xmax如下。



        此時的最大功率電流的變界會先到達Imax,所以最後網路要滿足KCL定律,流過實部阻抗R的電流也是Imax,所以最後整個網路消耗的功率會與實部阻抗R的乘積,所以在R±Xmax的軌跡內,最大功率輸出都是20W, 注意這裡是Psat並非Gain。

        那jX一直增加超過Xmax的時候會怎樣? 這時候Imax就無法再維持住,因為Voltage Swing  V振幅在電流還沒增加到Imax之前,Vmag = I x A就會先頂到Vmax,所以這時候功率會開始變小 < 20W,無法再維持20W的輸出功率。


R > Ropt

        這時候如果負載變成原本的兩倍 Rhi = 𝛼 x Ropt = 0.8Ω,這時候結果就會與R < Ropt的結果相反,這時候電壓會先頂到Vmax的邊界,所以這時電流Imag= Vmax x G, 所以計算過後功率大小也會剩下20W, 這個結果與Rlo的結果一樣,所以當Ropt有了,決定一個係數𝛼,可以得到兩端點的功率分別都會下降𝛼倍。

        Smith Chart在剛剛提到有等實數阻抗圓外,另外一個阻抗的標示法是導納Z vs Y,這兩個其實就是一個互為導數的關係,但在處理並聯的情況下會比較容易,用法就如同等阻抗圓一樣,當並聯一個電納jB會沿著等導納圓移動,另外jB的正負號會跟jX軸相反

        這時候我們可以用一樣的方法計算出Bmax,當B增加等校的Y = G+ jB =A∠θ A振幅會增加,也就是流入網路的電流會增加,但最後一樣會等到Load Line的邊界條件Imax與Imin, 所以我們可以計算出Bmax的邊界。

        所以在Y=Ghi+jB這個軌跡上面,jB往上走到-jBmax往下走到+jBmax這個區間內,電壓的振幅Vmag會先頂到邊界,所以在這區間實際消耗在實部G的功率都會等於20W.

Closed Curve?

        剛剛計算兩個等功率點的曲線Ropt 𝛼與1/𝛼 會分別壓到負載線的電壓與電流的邊界,但計算到最後這兩個點是否會相等?

        Z與Y是互為導數的關係,把剛剛計算的結果算出來可以知道最後Rlo+jXmax與Ghi+jBmax邊界會是同一點,最後形成一個封閉的曲線,也就是在這個曲線上面,功率輸出都是相同的。

        今天Power Amplifier Load-Line Theory就到複習到這裡了,這次複習其實還聯想到Load-Pull的頻率響應影響,因為以上的討論與計算都是用Z=R+jX虛部阻抗,但實物上如果是一個LC的匹配網路,以電感為例jwL本身 Z(w)會有頻率響應,在現在通訊頻寬動不動就20MHz, 甚至到100MHz,這會有另外一個小問題就是頻寬頭尾的阻抗可能會差異很大,另外還有延伸Class F Power Amplifier Harmonics Impedance Waveform Shaping與效率的問題。     

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Steve C. Cripps, RF Power Amplifier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2] Andrei Grebennikov, Nathan O. Sokal, Marc J Franco, Switchmode RF and Microwave Power Amplifiers. Page 17.

[3]  Fadhel M. Ghannouchi, Mohammad S. Hashmi, Load-Pull Techniques with Applications to Power Amplifier Design, Page 4.

[4] NI Microwave Office Guideline, I-V Dynamic Load Line: IVDLL,

[5] EE狂想曲, 電容和電感的電壓電流關

[6] Dr. Larry Dunleavy,  Qorvo, Model-Based GaN PA Design Basics: The What and Why of Intrinsic I-V Waveforms

熱門文章